中国半导体发展需要国际朋友圈
程久龙
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,站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展望未来,中国的对外开放之路何去何从?问题的答案直接关乎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崛起。
对此,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: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。开放带来进步,封闭必然落后。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,只会越开越大。”
这已经给中国未来的对外开放之路定调——中国不仅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,而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升级,要融入到全球化的创新体系中。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支柱性产业之一,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更应该拥抱开放,面向全球化。
事实上,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一直没有离开全球化的影响。以韩国三星在西安的半导体项目为例,早在2012年,西安高新区成功引进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,其一期项目总投资达100亿美元。该项目创下了三个“最大”——三星海外投资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;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电子信息行业最大外商投资项目;陕西乃至西部地区引进的最大外商投资高新技术项目。
三星电子存储芯片一期项目2014年5月竣工投产,创造了“陕西速度”。该项目带动了100多家配套企业落户西安高新区,使西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半导体产业链。
尽管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,西安就是重要的半导体基地,新中国最早的第一块集成电路也是西安微电子所诞生的。但长期以来,西安的半导体产业“散而小”。有数据显示,三星来之前,陕西的集成电路产值大约100多亿,2016年陕西省半导体产业产值是500多亿。这意味着五年间,西安的半导体产业规模翻了五倍。
除了经济指标的变化,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进步。据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具美汝透露,原本全线使用进口设备的三星西安工厂,目前已引进一家上海的半导体设备公司试用——这意味着,已有来自中国的本土企业参与到三星在西安半导体的产业合作。
而改革开放引进外资走过40年,随着我国“引资路径”的优化与升级,外资来华的投资策略也在不断调整。从最初的单一的依靠中国土地资源、劳动力成本,发展到今天,越来越本土化的投资策略,越来越强调与本土产业的协同合作。
以三星为代表的一批国际IT巨头,陆续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,中国早已不再是其简单的“代工厂”,而是更深入的参与到其全球化的技术创新体系。这种变化背后的主因有两点:一是,中国市场日趋重要,而这个重要的市场需要更加适应本土化创新的产品;二是,中国在技术创新领域的进步,让其有参与“巨头们”全球化创新的可能。
这种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,又反哺的中国本土产业的发展与进步。同样以半导体产业为例,外资在中国市场的人才培养、管理模式、工艺流程等领域的积累和输出,在一定程度上,也加速了本土半导体产业的转型与升级。
数据显示,过去五年来,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,技术实现多点突破,产业链各环节得到全面提升,产业保持年均20%增速。
对此,工信部部长苗圩公开表示:“集成电路是高度国际化产业,开放、合作、共赢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。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始终秉承“开放发展”的原则,从资金、人才、技术和市场等多个层面深化国际合作,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开放创新发展,努力融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生态体系当中。”
站在促进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高度,我们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聚合全球资源。3月28日,三星(中国)半导体有限公司存储芯片二期项目又在西安破土动工,体现了新时代的“西安效率”。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对外开放,又将翻开崭新的一页。
- 富士通数字退火芯片DAU明年登场[2019-03-20 10:47:17]
- 高通总裁拜访OPPO,传拿下R15S订单[2019-03-20 10:47:17]
- 经济学人:台积电先进制程将超越英特尔[2019-03-20 10:47:17]
- 高通恩智浦并购获批前景乐观 恩智浦股价创本周最大涨幅[2019-03-20 10:47:17]
- 共建智慧家庭美好未来!2018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精彩盘点[2019-03-20 10:47:17]
- 乐鑫ESP32开发板正式通过Amazon FreeRTOS的验证[2019-03-20 10:47:17]